作者:金堂钧窑 发布时间:2019-07-02
⊙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,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
⊙我们一般所说的陶瓷主要指传统陶瓷。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,陶和瓷是两个不同的品种,它们在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。
⊙钧瓷是瓷器的一种,属工艺美术次瓷范畴,具有瓷器的共同特征。
钧瓷是陶瓷大家族的一个分支。在认识钧瓷之前,有必要先对陶瓷有个初步的了解。
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,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按其发展史,先出现陶,后出现瓷。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。我们所说的陶瓷主要指传统陶瓷。
陶器和瓷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它们在特征上有一定的区别。
在新石器时代早期,我国即有陶器的出现。现存最早的陶器残片出土于南方地区的一些洞穴遗址中,据碳—14测定,其年代距今有9000~10000年。陶器是指胎体烧结程度差,结构不致密,断面粗糙而无光泽,机械强度较低,吸水率大,敲击时声音沉浊的制品。按胎体的颜色可分为灰陶、红陶、黑陶、彩陶、白陶,按制造工艺可分为细陶和粗陶等。粗陶器多为砖瓦、陶管及建筑琉璃制品,细陶器是指精细加工的日用陶制品及陶质釉面砖制品等。一般制作的日用陶质器皿、盆碗等称为普通陶器。
中国最早瓷器的出现始于商。由于是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,这类瓷器制作工艺比较原始,普遍烧成温度偏低,胎体没有完全烧结,吸水率和透气性都比较高,釉层薄而且容易剥落,被称为原始瓷器。到了东汉中晚期,瓷器的烧制工艺已趋完善,现代意义的瓷器开始出现。对出土的东汉瓷窑中的瓷器检测显示,这时的瓷器瓷胎已烧结,基本不吸水,胎体致密坚硬,釉层透明有光泽,无剥釉现象,已具备了近代瓷的基本标准。因此,大多数学者认为,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。而商周时期的瓷器作为瓷器的发轫阶段,可称为原始瓷器。瓷器按用途可分为日用瓷(生活用瓷)、工艺美术瓷(陈设观赏用瓷)、建筑卫生陶瓷(墙地砖、洗面器等)、工业用瓷等。
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差别是,它们所使用的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。陶器所用原料一般为就地获取的易熔黏土(陶土),烧成温度较低,一般为850℃~1150℃。而瓷器采用的原料则为耐火度较高的黏土(瓷土),烧成温度也较高,一般为1250℃~1380℃。
钧瓷是瓷器的一种,是在瓷器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产物。瓷器的烧制技术在东汉渐趋成熟后,瓷业发展迅速,瓷窑遍布大江南北,相继出现了青瓷、黑瓷和白瓷等不同釉色的瓷种。钧瓷原属青瓷系列,北宋时期,禹州的制瓷匠师们在制瓷过程中,发现了氧化铜作为釉的着色剂,一般情况下呈绿色,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呈红色。这一重要发现使他们在青瓷的基础上,又创立了一个名为钧瓷的崭新瓷种。由于钧釉含有微量的氧化铜,能够烧制出紫红色釉,同时还可以随烧制温度不同、窑内气氛不同而产生不同色彩的窑变,钧瓷很快独树一帜,成为当时的名瓷,钧窑则成为宋代名窑,并为景德镇在元代及以后烧制更多色彩鲜美的红釉瓷器奠定了基础。